安全公司报告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 43.020 CCS T 40 团 体 标 准 T/CSAE 292—2022 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s 2022 - 12 - 30发布 2022 - 12 - 30实施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以下简称:CSAE标准) ,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按照明确的程 序、规则,遵循公开、透明、协商一致原则组织制定的,供市场自由选择、自愿采用的规范 性技术文件。CSAE 标准旨在发挥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优势,着眼企业竞争力提升,推动汽车 产业创新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CSAE标准版权归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除用于国家法律或事先得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许可外,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该标准。 在本标准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欢迎将意见反馈 至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便修订时参考。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地址: ±±¾©ÊдóÐËÇøÈÚÐ˱±Èý½Ö39ºÅÐÐ֪¥; 电话:010-50911954;邮编:100176;邮箱:
[email protected]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AE 292 —2022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设立原则 ................................ ................................ ........... 2 5 总体框架 ................................ ................................ ........... 2 6 一级指标 ................................ ................................ ........... 2 7 二级指标 ................................ ................................ ........... 3 参考文献 ................................ ................................ .............. 4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AE 292 —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智能共享出行工作委员会 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 国汽 (北京) 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 国汽(北京)汽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有限 公司、广州花都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海南热带汽车试验有限公司、齐鲁智行(淄博)科技有限公司、 中汽院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中心(湖南)有限公司、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 限公司、上海淞泓智能汽车科技 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李晓龙、冯锦山、沈理荣、韩苗苗、郭妍妍、刘倩军、付玉兰、董升伟、戴梦 莹、廖亚男、倪鹏、孙宁、霍俊江、林强、于鹏、任贵超、王宣锋、林俊山、李朝斌、姜维、吴俊贤、 霍燕燕、陈雷、王典、邹泽健、彭宇、徐文栋。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AE 292 —2022 1 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评价体系的设立原则、总体 框架和具体指标。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水平的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4680.1 —2017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第1部分:总体框架及分项评价指 标制定的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34680.1 —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总体竞争力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urban 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 development 从城市现状和城市潜力出发,在本地区现有的发展环境和软硬件技术条件下,一个城市在智 能网联 汽车领域相关政策、产业、创新、示范、消费推广和融合发展等方面能够提供更好的发展效果,持续产 生出满足出行 /物流/作业需求,由此获得满意的经济收益和满足整个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能力。 3.2 政策竞争力 policy competitiveness 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相关的由城市相关部门营造的政策环境。 3.3 产业竞争力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基于智能网联汽车跨行业技术融合的新特性,从产业角度出发,一个城市在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 业的所有基础、辅助产业所具备的优势和潜力水平。 3.4 创新竞争力 innovation competitiveness 从生产要素角度出发,一个城市所能提供的科研、人才、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对智能网联汽车发 展所起的支撑力水平。 3.5 示范竞争力 demonstration competitiveness 城市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示范应用和示范支撑方面的建设水平。 3.6 消费推广支撑力 consumption and promotion support 城市交通出行发展需求,新业态消费需求等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的支持力度。 3.7 融合发展支撑力 integrati ve development support 城市智能网联汽车与信息通信、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的融合发展水平。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AE 292 —2022 2 4 设立原则 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应满足以下原则: a) 科学性:指标的 选取应具备科学依据和文献支撑; b) 目标性: 指标体系应以评价 我国城市智能网联汽车综合发展水平 为目标,其设计应兼顾 产业 发展与应用落地两方面; c) 可操作性: 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考虑指标计算的可操作性,即所 选指标应尽可能容易实现量化打分; d) 综合性: 评价指标体系应反映 智能网联汽车跨 行业、跨时间维度 产生和将产生的经济、 社会、 人文、环保等效益 。 5 总体框架 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如图 1所示,共6个一级指标、 19个二级 指标。 图1 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 6 一级指标 概述 6.1 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城市现状、 城市潜力两个维度对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水平 进行评价。 城市现状 维度 6.2 城市现状维度描述指智能网联汽车在政策法规、 产业集聚、 技术研发、 测试示范等方面的 发展现状, 强调整个城市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所带来的支撑作用。城市现状维度包括政策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创 新竞争力、示范竞争力四个一级指标。 城市潜力 维度 6.3 城市潜力维度描述 消费者、城市管理者 等方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与应用的需求程度,强调 智能网联 汽车发展应用 对整个城市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城市潜力维度包括消费推广支撑力和融合发展支撑力两 个一级指标。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AE 292 —2022 3 7 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下属的二级指标及其说明见表 1。 表1 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二级指标说明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说明 政策竞争力 城市产业规划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战略规划、行动计划、 实施办法 等制 定情况 城市产业支撑政策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财税政策、人才政策、消费鼓励政策 等制定情况 测试示范政策 测试示范政策中的 道路测试 与示范应用 政策、 商业化运
T-CSAE 292—2022 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6-17 05:46:45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1 M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IEC TR 30189-1 2025 Internet of Things (IoT) IoT-based management of 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sets Part 1 Framework.pdf
ISO 20257-1 2020 Installation and equipment for liquefied natural gas Design of floating LNG installations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pdf
ISO-IEC 22592-3 2025 Office equipment - Print quality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colour prints - Part 3 Physical durability measurement methods.pdf
ISO-IEC 9868 202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Design development use and maintenance of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systems involving passive capture subjects.pdf
ISO-IEC 20153 202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ASIS Common Security Advisory Framework (CSAF) v2.0 Specification.pdf
ISO 20257-2 2021 Installation and equipment for liquefied natural gas — Design of floating LNG installations — Part 2 Specific FSRU issues.pdf
ISO 20251 2016 Textile floor coverings — Water impermeability test.pdf
ISO-IEC 5259-5 2025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Data quality for analytics and machine learning (ML) - Part 5 Data quality governance framework.pdf
ISO-IEC 18046-5 202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 performance test methods - Part 5 Test methods for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RFID tags used in sporting g.pdf
ISO 15016 2025.pdf
GB-T 15048-1994 硬质泡沫塑料压缩蠕变试验方法.pdf
GB-T 8333-2008 硬质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垂直燃烧法.pdf
GB-T 33520-2017 传动轴T型端面齿.pdf
GB-T 5862-2020 农业拖拉机和机械 通用液压快换接头.pdf
GB-T 17550.4-2000 识别卡 光记忆卡 线性记录方法 第4部分 逻辑数据结构.pdf
GB-T 18327.1-2001 滑动轴承 基本符号.pdf
GB-T 43595-2023 水轮机、水泵水轮机和蓄能泵启动试验及试运行导则.pdf
GB-T 10264-2014 个人和环境监测用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pdf
GB-T 11150-2001 电能表检验装置.pdf
GB-T 16656.31-1997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的表达与交换 第31部分 一致性测试方法论与框架 基本概念.pdf
1
/
3
8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1.1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