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65.020.01 B 00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3020—2016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则 Technical guideline o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rop straw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6-11-01发布 2017-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3020—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 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宜水、毕于运、王飞、孙丽英、李想、王世琴、罗娟、宋成军、齐岳、冯晶。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NY/T3020—2016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有关资源调查与评价,秸秆收储运,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 基料化等利用中的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稻谷、小麦、玉米、薯类、油料和棉花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选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6765颗粒饲料通用技术条件 GB18350变性燃料乙醇 GB/T24675.6保护性耕作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机 GB/T26552 畜牧机械粗饲料压块机 GB/T30393 制取沼气秸秆预处理复合菌剂 HJ25403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木塑制品 JB/T11396 生物质电厂烟气脱硝技术装备 JB/T 11886 生物质燃烧发电锅炉烟气袋式除尘器 NB/T34006 民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采暖炉具通用技术条件 NB/T34007 生物质炊事采暖炉具通用技术条件 NB/T34011 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污水处理装置技术规范 NB/T42030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条件 NY/T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443 秸秆气化供气系统技术条件及验收规范 NY/T509 秸秆揉丝机 NY525有机肥料 秸秆气化炉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NY/T1417 NY/T1631 方草捆打捆机作业质量标准 服务平台 NY/T 1701 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NY/T1930 秸秆颗粒饲料压制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NY/T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NY/T2118 蔬菜育苗基质 NY/T2142 秸秆沼气工程工艺设计规范 NY/T2369 户用生物质炊事炉具通用技术条件 NY/T 2375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T2449 农村能源术语 NY/T 2853 沼气生产用原料收贮运技术规范 NY/T2909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质量分级 NY/T3020—2016 3术语和定义 NY/T244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秸秆综合利用comprehensiveutilizationofstraw 指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包括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等利用 技术。 3. 2 秸秆肥料化利用utilizationofstrawasfertilizer 指通过控制条件,采用技术手段,将秸秆腐 终转化为肥料的综合利用方式。主要包括 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翻埋还田、秸秆混 还田、快速离熟电、堆这还田以及生 SHIN 产商品肥等方式。 3.3 RD 秸秆饲料化利用 指通过物理、化 生 高消 化率的综合利用 方式。 RESE 3. 4 秸秆燃料化利用 ation of straw as energy 指通过物理 执 丸化学、生 物化学等方法,将秸秆转化为燃料的综合利用方 包括固体成型燃 ARC 油多联 、直燃发电沼气和纤维素艺醇等方式。 料、热解气化、炭气 3.5 R 秸秆基料化利用 ytilization of straw as culture substrate 指以秸秆为主 用菌栽培基料、育 要原料 通过原料准备、辅料添加、堆腐、灭菌或 成调配等方 生 苗基质、栽培基质的 C 3.6 U m 秸秆原料化利用 指以秸秆为主要 用方式。 4基本原则 4.1农业优先 秸秆综合利用坚持与农业生产相络 和畜牧业需求的基础上,利用经济手段,统 筹兼顾、合理引导秸秆燃料化原料化等综合 不断 展利用领域。 4.2因地制宜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应根据各地种植业养殖 不点, 杆资源的数量、品种和利用方式,合 理选择适宜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进行推广应用 4.3技术适用 以实现秸秆循环利用、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为原则,选择工艺成熟、建设成本低、运行管理 良好的技术进行推广应用,优化秸秆综合利用结构和方式,逐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益。 4.4循环利用 秸秆综合利用工程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应采用合理的工艺和处理手段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避 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建立多元化秸秆循环利用途径,重 点推广“秸秆一性畜养殖一沼气一能源化利用/沼肥一有机肥料一种植”、“秸秆一食用菌一菌渣一有机 肥料一种植”、“秸秆一生物炭/木醋液一改良剂一种植”等循环利用模式,实现秸秆资源的高效循环和能 2 NY/T3020—2016 源梯级利用。 5资源调查与评价 5.1调查对象 主要调查与评价稻谷、小麦、玉米、薯类、油料和棉花等大宗农作物,以及被调查区域的优势农作物 品种。 5.2调查与评价方法 以县域为单位,按照NY/T1701的规定进行调查与评价,并做好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的编制 工作。 6收集、运输和储存 6.1收集 6.1.1应推广 表作物联合 金铃打捆、秸 物收获机械须配备相应的秸秆 粉碎或捡拾打捆设备。 格执行GB/门 ¥24 对收获后留在田间的秸秆应 及时还田处理 应及时收 方草捆打 m NY/T1631 收获作业·依托综合利用企业和衣机启·成立以村 收集队伍 建 秸秆收 集和物流体系 6. 1. 3 有条件白 的农户、农业合作组织、家庭衣场与农机大点、农机专业 鼓励 合作美系 业建立长期合 采取订单合同作业承包租赁等社会化服务秸秆收集 U 6.2运输 T 6.2.1 运输可 等形式·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 吉利 道路交 通安全法》的规定,不 超载、不超限 装载利 只或载质量超起 非秸杆昆装、 拼装等行为。 以 没有 6. 2. 2 运 离时·精秆可采用农用车辆运 榆跆澜超过 10km以上时,应采 m以内短 Z 用专用车辆运 6.2.3装运秸杆的车 全的消防器材 ,秸秆艺 危险 域时,不准吸烟或使用 运输、停 明火。 6.3储存 6.3.1储存场地应 选择交通便 斤水源的安全地带。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统筹规 划,合理安排建设村级临时收储点和乡 6.3.2村级临时收储点 的秸秆集中收集堆放和临时储存,村级秸秆临时收储点应利 用农村低效土地、空闲土地,使用结束 时恢复耕 6.3.3乡级秸秆收储转运中心主要功能包拍 粉碎、打捆、收储、转运等,应配备地磅、粉碎机、打捆 机和叉车等设备设施。 6.3.4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建设秸秆储存场。储存场规模应满足企业实际生 产的需求。秸秆储存场宜根据实际需要,配备秸秆全水分、灰分等必要的检验仪器设备,以及地磅、叉车 和码垛机等设备设施。 6.3.5秸秆堆垛的长边应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平行。 6.3.6秸秆堆垛后,要定时测温。当温度上升到40℃~50℃时,要采取预防措施,并做好测温记录;当 温度达到60℃~70℃时,须拆垛散热,并做好防火准备。 6.3.7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等易发生自燃的秸秆,堆垛时需留有通风口或散热洞、散热沟,并采取防止 3 NY/T3020—2016 通风口、散热洞塌陷的措施。当发现堆垛出现凹陷变形或有异味时,要立即拆垛检查,清除霉烂变质的 秸秆。 6.3.8储存场须设置防火警示标识,按照有关规定设置消防水池、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和消防器 材,并放置在标识明显、便于取用的地点,由专人保管和维修。对进人其经营范围的人员进行防火安全 宣传等。 6.3.9储存场在寒冷季节应采取防冻措施。消防用水可以由消防管网、天然水源、消防水池、水塔等供 给;有条件的,宜设置高压式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 7肥料化利用技术 7.1水稻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模式 7.1.1包括水稻秸秆粉碎还田、水稻秸秆覆盖还田和水稻秸秆留高茬还田等。 7.1.2水稻秸秆粉碎还田。水稻收割机应加载切碎装置,水稻秸秆留茬高度应小于15cm,水稻秸秆 粉碎长度为10cm~15cm,将粉碎的水稻秸秆均匀地撒铺在农田里。在南方稻田,当土壤温度与土壤微 生物条件满足不了秸秆快速腐熟要求时,须施用秸秆腐熟剂。 7.1.3水稻秸秆覆盖还田。在水稻收割时,留茬高度小于15cm,割下的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根据不 同下作物,选择不同水稻秸秆覆盖方式。水稻秸秆撒铺后,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施用秸秆腐熟 剂。在低洼易积水的果园地或土壤过于黏重的由块不适合采取水稻秸杆覆盖还由方式。有严重病虫害 的水稻秸秆不宜直接覆盖,应将其高温堆这腐熟后再利用。 7.1.4水稻秸秆留高茬还田。水稻成熟后,采用机械联合收割或人工收获,留茬高30cm~40cm。若 当地土壤温度在12℃以上,且土壤含水量能保证在40%以上时,可施用秸秆腐熟剂。施肥后,采用旋耕 机进行旋耕,将稻茬和秸秆腐熟剂一并翻埋入土壤内。处理秸秆时,注意清除病虫

pdf文档 NY-T 3020-2016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3020-2016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则 第 1 页 NY-T 3020-2016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则 第 2 页 NY-T 3020-2016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则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3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