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65.020 B 00 DB61 陕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1/ T 991.5—2015 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 5 部分:田间道路 Land reclamation construction of high standard farmland Part 5: Path of farmland 2015 - 11 - 24 发布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 01 - 01 实施 发 布 DB61/T 991.5—2015 目 前 次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一般规定 .......................................................................... 1 4 田间道 ............................................................................ 2 5 生产路 ............................................................................ 7 6 农桥 .............................................................................. 9 7 交通涵 ........................................................................... 10 表1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表6 表7 表8 田间道圆曲线弯道超高和加宽值 .................................................... 田间道圆曲线弯道超高和加宽值 (续) ............................................. 田间道不同纵坡最大坡长 .......................................................... 田间道路基宽度 .................................................................. 田间道路基压实度 ................................................................ 田间道面层适宜厚度 .............................................................. 田间道路拱横坡 .................................................................. 生产路路面高度 .................................................................. 农桥分类及标准 .................................................................. 2 3 3 4 4 5 6 8 9 I DB61/ T 991.5—2015 前 言 DB61/T 991《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分为 7 个部分,每个部分可单独使用: ——第1部分:规划与建设; ——第2部分:土地平整; ——第3部分:灌溉与排水; ——第4部分:农田输配电; ——第5部分:田间道路; ——第6部分: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 ——第7部分:辅助工程。 本部分为DB61/T 991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陕西省土地整理中心、陕西诚业土地勘测规划设计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史鉴、陈悦、张镝、丁天寿、崔耀武、魏宏安、张晖、叶伟。 本部分由陕西省土地整理中心负责解释。 本部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土地整理中心 电话:029-88450992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高新路52号高科大厦 邮编:710075 II DB61/ T 991.5—2015 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 5 部分:田间道路 1 范围 DB61/T 991的本部分规定了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有关田间道路工程所涉及的一般规定、田 间道、生产路、农桥、交通涵等方面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陕西省内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建设的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作为项 目设计、建设管理、施工监理和主管部门对项目审查、审批、竣工验收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B 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D 4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D 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D 62 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陕西省农村公路技术标准》 陕交发[2005]143号 3 一般规定 3.1 田间道路的基本组成 3.1.1 田间道路是指为农田耕作,农用物资运输等农业生产活动所修建的交通设施,包括田间道(机 耕路)和生产路。 3.1.2 田间道除承担项目区农用物资、农产品运输外,还兼有村间道路功能。 3.1.3 生产路主要为农业机械和人工田间作业服务。 3.1.4 田间道路一般由路线、路基、路面、桥涵和沿线设施组成。 3.2 田间道路等级 3.2.1 田间道路是农村公路网的延伸,其等级应按照《陕西省农村公路技术标准》中相应不超过四级 公路的“单车道”标准确定。 3.2.2 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将田间道和生产路各划分为一级和二级。 3.3 田间道路建设类型 3.3.1 田间道路建设分为改建和新建两种类型。 3.3.2 改建是指在现有道路基础上,进行路基整修、路面铺筑、设置边沟,增建涵洞和安全设施,提 高道路标准和通行能力。 3.3.3 新建是指根据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农业生产需要新修的道路。 3.3.4 田间道路不包括应列入 “农村公路村村通”的道路工程。 1 DB61/ T 991.5—2015 3.4 田间道路布局 3.4.1 田间道路布局原则 3.4.1.1 田间道路应与田块、灌排沟渠、农田防护林等工程相结合。 3.4.1.2 田间道路布局应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少拆迁,尽可能避让文物和重要建筑物,保护环境且 与当地景观相协调。 3.4.1.3 在平原微丘地区,路线应力求短而直,满足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要求;重丘山区应充分利用地 形展线,以减少工程量,降低费用;在人多地少的地区,道路应尽量减少占地;在人少地广地区,应尽 量满足机械作业要求。 3.4.2 道路通达度 为便利农业生产,应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提升道路通达度。平原地区通达度宜大于等于90%、丘陵 区通达度宜大于等于80%、山地通达度宜大于等于70%。 4 田间道 4.1 路线 4.1.1 路线线位 4.1.1.1 路线应保持线型连续,平面顺适,纵面均衡,舒适。 4.1.1.2 线位应注意保护生态,避免大填大挖。 4.1.1.3 线位应避免穿越滑坡、泥石流、软土、沼泽、断层等地质不良地区。必须穿越时,应尽可能 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技术措施。 4.1.2 设计速度 田间道的设计速度宜为15km/h,其中,困难路段的设计速度宜为10km/h。 4.1.3 圆曲线最小半径 田间道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应不小于10m,其中困难路段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取值应不小于8m。不设超 高的田间道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不小于90m;困难路段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取值应不小于60m。 4.1.4 弯道超高和加宽 当圆曲线半径小于规定的最小半径时,应设置超高,并应在圆曲线两端各设置一段不小于10m的超 高缓和段,超高横坡度最大值应不超过8%(在积雪冰冻地区应不超过6%)。当一级田间道的圆曲线半径 小于等于250m、二级田间道的圆曲线半径小于等于150m时,应在曲线内侧加宽,并设加宽缓和段。设置 的超高值和加宽值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田间道圆曲线弯道超高和加宽值 2 圆曲线半径 超高值 一级田间道加宽值 二级田间道加宽值 m % m m 250~200 1 0.4 — 200~150 1 0.6 — DB61/ T 991.5—2015 表1 田间道圆曲线弯道超高和加宽值 (续) 圆曲线半径 超高值 一级田间道加宽值 二级田间道加宽值 m % m m 150~100 2 0.8 0.4 100~70 3 1 0.5 70~50 4 1.2 0.6 50~30 5 1.4 0.7 30~25 6 1.8 0.9 25~20 7 2.2 1.1 20~15 8 2.5 1.25 4.1.5 视距 田间道在圆曲线和纵面上,应有一定的停车视距。当满足设计速度为15km/h、停车视距大于等于20m、 处于积雪冰冻地区等任意一种条件时,停车视距宜适当增长。 4.1.6 道路坡度、坡长 4.1.6.1 一级田间道的最大纵坡宜取 8%~10%,特殊困难情况下其极限值不得超过 13%;二级田间道的 最大纵坡宜取 9%~11%, 特殊困难情况下其极限值不得超过 15%; 平原地区不宜大于 6%, 在海拔大于 2000m 以上或严寒冰冻地区不宜大于 8%。 4.1.6.2 横坡应以能满足雨雪水排除要求为准,一般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其值均宜取 1.5%~2.0%(多雨地区宜取 2.5%);砂石路面的取值可比上述横坡增加 1%~1.5%。 4.1.6.3 田间道纵坡的最小坡长在设计速度为 15km/h 时不得小于 50m。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见表 2。 表2 田间道不同纵坡最大坡长 纵坡坡比 最大坡长 % m 4 1200 5 10

pdf文档 DB61-T 991.5-2015 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5部分:田间道路工程 陕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1-T 991.5-2015 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5部分:田间道路工程 陕西省 第 1 页 DB61-T 991.5-2015 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5部分:田间道路工程 陕西省 第 2 页 DB61-T 991.5-2015 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5部分:田间道路工程 陕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6:18:4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