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32.020
T 40
团 体 标 准
T/CSAE 117-2019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台架)
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bench) of performance of traction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Drafting guidelines for commercial grades standard of Chine se medicinal materials
2019-10-29发布 2019-10-29实施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AE 117—2019
I 目 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符号和缩略语 ................................ ................................ ...... 3
5 试验条件 ................................ ................................ .......... 3
6 试验方法 ................................ ................................ ..........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 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 ................................ ............ 9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AE 117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汽车测试技术分会组织提出 。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爱弛汽车(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蔚来汽车有
限公司、格朗吉斯铝业(上海)有限公司、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
司、浙江清优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恒大新能源科技集团、郑州深澜动力科
技有限公司、北京华特时代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樊 彬、马绪、王芳、宋兆普、周宇、徐坤豪、刘磊、孙龙、张俊英、马兴华、
宋春亮、宾 玲、杨振杰、马天翼、姜成龙、李师、庄萍。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AE 117—2019
1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台架)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用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商用车用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可以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00.41 -2008 电工术语 原电池和蓄电池
GB 18352.6 -2016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制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
GB/T 18386 -2017 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GB/T 19596 -2017 电动汽车术语( ISO 8713:2002,NEQ )
GB/T 31467.2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 第2部分:高能量应用测试规程
QC/T 468 -2010 汽车散热器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00.41 -2008、GB/T 19596 -2017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具备动力电池冷却、加热、保温和均温等功能,保证动力电池在不同温度
环境下正常工作的系统。 同时, 该系统可以在动力电池发生热失控时提供报警信号, 具备安全防护功能。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主动式热管理系统和被动式热管理系统两种。
3.2
被动式热管理系统 passiv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基于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等热量传输原理,只依靠冷却或加热流体因为温度因素自然完成热量
输入输出交换的热管理系统。包括自然冷却系统和相变材料系统。
3.3
自然冷却系统 natural cooling system
将热源即电芯的热量通过传导和空气对流的方式传递到电池系统的壳体, 再利用壳体对外界空气传
热实现电池冷却的系统;此种 系统需要额外的加热 装置实现电池的加热功能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AE 117 —2019
2 3.4
相变材料系统 Phase Change MaterialsSystems
又称固体相变蓄热系统,利用相变材料(通常为石蜡基或无机盐基材料)在某个温度下或温度区间
吸热发生相变的特性,实现电池冷却和保温功能的被动式相变系统。
3.5
主动式热管理系统 activ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基于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等热量传输原理,使用耗能部件消耗能量完成热量输入输出交换的系
统。主动式热管理系统包括空气冷却加热系统、液体冷却加热系统、 制冷剂式冷却系统 。
3.6
空气冷却 /加热系统 a Air Cooling /Heating Systems
又称风冷系统,利用 空气作为热量交换载体控制分配动力电池系统内部温度的系统 。该系统通常使
用风扇和管道完成空气在电池系统内的流动,分为直接接触式和间接接触式两种。 空气可以从 电池系统
外部进入并排 出电池系统 外,也可以在 电池系统内部循环 实现电池 冷却或加热功能; 若空气仅在电池内
部循环,则电池系统内部通常需要有空气冷却装置 (通常为空调蒸发器) 、空气加热装置和 空气循环 风
扇。
3.7
液体冷却 /加热系统 Active Liquid Cooling/Heating Systems
又称液冷系统,利用冷却液 作为热量交换载体控制分配动力电池系统内部温度的系统 。该系统通常
使用水泵和管道完成冷却液在电池系统内的流动,分为直接接触式和间接接触式两种。冷却液可以通过
低温散热器冷却加热,也可以通过整车冷却系统内的冷却器 冷却和加热器加热。
3.8
制冷剂式冷却系统 Refrigerant Cooling Systems
又称气液相变冷却系统, 利用制冷剂 作为热量交换载体控制分配动力电池系统内部温度的 间接接触
式系统,也可称为冷媒直冷系统。该系统通常与整车空调系统集成。
3.9
阻燃隔热系统 flame retardant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利用特殊材料(通常为泡沫聚合物)实现单体电池间、模组间、电池包壳体内或其他部位隔热保温
和阻隔热失控扩散作用的系统。
3.10
电池最高温度 battery m aximum temperature
动力电池系统中的单体最高温度。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AE 117—2019
3 3.11
电池最低温度 battery minimum temperature
动力电池系统中的单体最低温度。
3.12
电池平均温度 battery average temperature
动力电池系统中的单体平均温度。
3.13
电池系统温升 battery temperature rise
动力电池系统最大温升:在某个测试工况开始时电池最高温度与结束时电池最高温度差值的绝对
值。
动力电池系统最小温升:在某个测试工况开始时最低温度与结束时电池最低温度差值的绝对 值。
3.14
电池系统温差 battery temperature difference
动力电池系统在某一时刻的电池最高温度与电池最低温度的差值。
3.15
流阻 pressure drop or flow resistance
流体流过液冷板或电池系统进出口,从流体的入口到流体的出口的静压力差。
4 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T-CSAE 117—2019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 台架 试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5:4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