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3.080.01
CCS B 00
DB3209
盐 城 市 地 方 标 准
DB3209 /T 1219—2022
乡村振兴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南
Rural revitalization guide to new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2022 - 12 - 02发布 2023 - 01 - 02 实施
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09/T 1219-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 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盐渎街道提出。
本文件由盐城市盐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盐城市盐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盐城市盐都区盐渎街道。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嵇宏宽、张慧、陆炜雯、吴劲草、戴雪峰 、曹梦灵 。
DB3209/T 1219-2022
1 乡村振兴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的术语和定义, 提供了设施建设、 产业振兴、 生态优良、 服务配套 、
社区治理 及文明建设 的指导性建议 。
本文件适用于盐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 文件必不可少 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56 标准电压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68.1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1部分 总则
GB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 道路交通标志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十)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 19379 农村户厕卫生规范
GB/T 30600 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
GB/T 37066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导则
GB/T 3707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导则
GB 50039 农村防火规范
GB 50201 防洪标准
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GB/T 50445 村庄整治技术标准
DL 493 农村低压安全用电规程
DL/T 5118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HJ 25.4 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 588 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导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DB3209/T 1219-2022
2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新型农村社区 new rural community
在一定范围内 以一个或者多个 行政村经过有机合并、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形成的 新型农民生产生活
共同体,且具备基础设施健全、 生态环境优良、 服务配套完善、 社区治理有序等特点的 新型管理单元(以
下简称“农村社区”) 。
4 设施建设
4.1 总体原则
4.1.1 农村社区建设应按规划执行。新建、 改建、扩建 等应符合建筑卫生、安全要求,注重与环境协调;
倡导建设绿色农房。
4.1.2 延续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原始性、完整性和延续性。
4.1.3 清除临时搭盖,整治影响景观的残破或倒塌的墙体、棚舍,美化影响村庄空间外观视觉的外墙、
屋顶、窗户、栏杆等,规范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等设施的安装。
4.2 生产设施
4.2.1 农村社区耕地基础设施建设应符合 GB/T 30600的要求。
4.2.2 配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防洪、排涝 标准和灌溉保证率达到 GB 50201和GB 50288的要求。
4.2.3 结合产业发展需求配备先进、适宜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设施。
4.3 生活设施
4.3.1 主干道路面硬化率达 90%;道路交通标志按照 GB 5768.1和GB 5768.2的要求设置;历史文化名
村、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景点应设置指示牌;利用道路周边、空余场地,适当规划公共停车场。
4.3.2 桥梁应安全美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桥梁改造可采用增加护栏、新 铺桥面、加固基础等措施,
并设置安全设施和警示标志;保护古桥,定期维护。
4.3.3 加强水源地保护,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应符合 GB 5749的要求,保证供 水水源和水压满足日常生活
需要。
4.3.4 社区电力网建设与改造的规划设计应符合 DL/T 5118的要求,电压等级应符合 GB/T 156的要求,
供电应能满足社区生产生活需要;电线杆应排列整齐,安全美观,无私拉乱接电线、电缆现象;合理配
置照明路灯,宜使用节能灯具。
4.3.5 广播、电视、电话、网络、邮政等公共通信设施齐全、信号通畅,应能够满足社区使用需求;线
路架设规范、安全有序,可行时采用管道下地敷设。
4.3.6 消防设施、防盗设施、防自然灾害设施等安全设施齐全,标识明确。消防设施应符合 GB 50039
的要求。
5 产业振兴
5.1 基本要求
5.1.1 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区位优势 和自然禀赋 ,培育有特色、效益高、惠及面广的主导产业。
5.1.2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培育特色村、专业村, 以主导产业为依托, 因地 制宜带动经济发展, 形成 “产
+销”的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5.1.3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能够满足社区活动和社区自身发展的需要。
DB3209/T 1219-2022
3 5.2 农业
5.2.1 发展规模适中的 粮油、果蔬及其他经济作物等特色产业, 深化“产加销”利益联结机制;利用 沿
河沿海优势,发展现代渔业和生态养殖;推广畜禽生态化、 规模化养殖。
5.2.2 推广农业生产的新技术、 新品种及新 型种养模式,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鼓励标准化、 集约化、
专业化、 精细化、品牌化生产;培育农业特色品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5.2.3 培育和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龙头企业 等多元化 的农业经营主体。
5.2.4 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 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和生产投入品进行监管,保护农产品品牌。
5.3 工业
5.3.1 依托特色优势,引进和建设具有产业特性、创新发展模式的小型工业集中点,统筹建设产业集中
点、科技集中 点、创业集中点等;
5.3.2 建立特色农业产业带,发展农副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发展林产品加工、手工制作
等产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5.3.3 引导特色村、 专业村与大中型企业实施配套联合、产业对接,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就地就业。
5.3.4 引导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区。 不应向农村社区转移 化工、印染、电镀等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企
业。
5.4 服务业
5.4.1 建立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发展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业。
5.4.2 依托农村社区乡土风情 、田园风光、人文禀赋及特色产业 ,发展以农耕体验、采摘、生态观光休
闲、康养休闲等为主题形式多样的旅游休闲产业; 配备适宜资源, 推动休闲旅游提质增效、富民增收 。
5.4.3 结合商超和小型工业集中点 建立电商及物流体系,推动产地市场直接构建线上交易、网红带货、
直供直销等新业态 、新模式。
5.4.4 发展家政、商贸、养老托幼、美容美发等生活性服务业。
5.4.5 注重挖掘古村落、古建筑、古文物等历史文化载体, 搜集民间表演艺术、传统戏剧和曲艺、传统
手工技艺、餐饮文化饮等非物质文化;并进行传承、整修、保护和展示。
5.5 产业融合
5.5.1 结合产业发展规划, 围绕粮油、果蔬、畜禽、水产等优势产业,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品
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提升农产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
5.5.2 培育 “农业 +农产品深加工 ”、“农业+电商”、“农业+文化”、“农业+旅游”、“农业+生态”、
“农业+康养”等多种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建设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延长产业
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5.5.3 培育产业融合载体, 以工农业集中点为核心, 发展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和家
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6 生态优良
6.1 自然环境
6.1.1 生态环境良好 。大气、声、土壤环境质量应分别达到 GB 3095、GB 3096、GB 15618 中与当地环
境功能区相对应的要求。
DB3209/T 1219-2022
4 6.1.2 河道、湖泊、坑塘等水域应及时排查环境安全隐患并治理;岸边应种 植适宜生长的植物,绿化配
置合理,养护到位; 80%的坑塘河道水质达到 GB/T 50445中要求。
6.2 人居环境
6.2.1 按GB/T 50445的要求开展公共活动场所绿化、
DB3209-T 1219-2022 乡村振兴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南 盐城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02 22:14:1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