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93453.3 (22)申请日 2022.08.18 (71)申请人 邵伟超 地址 266041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 道前桃林社区三 号楼一单 元802 (72)发明人 邵作刚  (74)专利代理 机构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37101 专利代理师 宋莲英 (51)Int.Cl. A61K 36/8966(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K 35/618(2015.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药物及其制备 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 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 料: 桔梗5 ‑15份, 川贝母5 ‑15份, 海蛤壳10‑20份, 棕榈15‑25份, 七七菜10 ‑20份, 黑豆30 ‑50份。 本 发明还给出了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 取桔梗、 川 贝母、 海蛤壳、 棕榈、 七七菜和黑豆, 添加水, 浸 泡; 添加水, 第一次煎煮; 继续添加水, 第二次煎 煮; 再次添加水, 第三次煎煮; 合并三次煎煮后的 药液, 得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药物。 本发明中 各味原料相辅相成, 具有收敛止血、 祛瘀消肿和 软坚散结的功效, 用于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 无 任何副作用, 服用30天后, 粘膜下子宫肌瘤明显 缩小, 经带恢复正 常, 继续服用30天, 粘膜下子宫 肌瘤彻底治愈 。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15177686 A 2022.10.14 CN 115177686 A 1.一种治疗 粘膜下子宫肌瘤的药物,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桔梗5‑15份, 川贝母5 ‑15份, 海蛤壳10 ‑20份, 棕榈15 ‑25份, 七七菜 10‑20份, 黑豆30 ‑50 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 原料: 桔梗8‑12份, 川贝母8 ‑12份, 海蛤壳13 ‑18份, 棕榈18 ‑22份, 七七菜 13‑18份, 黑豆37 ‑43 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 原料: 桔梗10份, 川贝母10份, 海蛤壳15份, 棕榈20份, 七 七菜15份, 黑豆4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 粘膜下子宫肌瘤的药物,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治疗 粘膜下子宫肌瘤的药物的剂型为汤 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 下步骤: 1)取桔梗、 川贝母、 海蛤壳、 棕榈、 七 七菜和黑豆, 混合, 得中药 材; 2)在步骤1)所得的中药材中, 添加水, 水的用量为中药材总量的1 ‑3倍, 浸泡40 ‑80min, 得浸泡中药; 3)在步骤2)所得的浸泡中药中添加水, 水的用量为中药材总量的3 ‑5倍, 大火煮沸, 温 火煮30‑50min, 过滤, 得第一药 液和第一药渣; 4)在第一药渣中添加水, 水的用量为 中药材总量的1 ‑3倍, 大火煮沸, 温火煮50 ‑60min, 过滤, 得第二药 液和第二药渣; 5)在第二药渣中添加水, 水的用量为 中药材总量的1 ‑3倍, 大火煮沸, 温火煮50 ‑60min, 过滤, 得第二药 液和第二药渣; 6)将第一药 液、 第二药 液和第三药 液混合, 得治疗 粘膜下子宫肌瘤的药物。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177686 A 2一种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的技术领域, 特别是指一种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药物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子宫肌瘤是子宫良性肿瘤, 被称为妇科第一瘤, 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肿瘤。 子 宫肌瘤主要由平滑肌纤维及结缔组织纤维所组成, 因此, 又称为子宫纤维肌瘤、 子宫纤维 病。 但是, 由于子宫肌瘤中的特殊性肿瘤成分主要由平滑肌细胞 组成, 结缔组织纤维不过是 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 也就是说子 宫肌瘤实际上是来源于平滑肌细胞。 因此, 子 宫肌瘤 确切名称应为子宫平 滑肌瘤。 临床上一般简称子宫肌瘤。 [0003]根据子宫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将其分为三类: 1、 肌壁间肌瘤。 肌壁间肌瘤又称 子宫肌层内肌瘤或间质肌瘤。 肌瘤位于子 宫肌层内, 其周围为正常子 宫纤维所包绕。 肌瘤与 肌壁间界限清楚, 常将围绕肌瘤被挤压的子宫肌壁称为假包膜。 所有的肌瘤开始生长时均 为肌壁间肌瘤, 故是最常见的类型, 约占子宫肌瘤的总数的60 ‑70%。 肌壁间肌瘤通常为小 型或中等大小, 多数情况下随肌瘤体积的增大向腹腔或宫腔突出, 演变成为浆膜下或黏膜 下肌瘤。 如果肌瘤较小, 子 宫形态仍保持正常, 但如果肌瘤增大, 子 宫型态失常。 2、 浆膜下肌 瘤。 子宫肌瘤发展过程中, 当肌壁间肌瘤位置靠近外侧时, 肌瘤逐渐突出于子宫表面, 其上 仅覆盖一层浆膜, 称为浆膜下肌瘤。 浆膜肌瘤继续发展, 最后仅借助于蒂与子宫相连而成为 有蒂浆膜下肌瘤。 浆膜下肌瘤也较常见, 占肌瘤总数的  20‑30%。 浆膜下肌瘤常为多发性, 肿块呈结节状赘生物, 浆膜下肌瘤 往往不出现明显症状。 3、 黏膜下肌瘤。 当肌壁间肌瘤位置 靠近内侧时, 宫腔方向的阻力相对较小, 肌瘤逐渐突向宫腔, 开始时仍有一层肌肉包裹, 但 肌层进行性变薄, 直至最后瘤休仅被内膜所覆盖, 称为黏膜下肌瘤。 这种肌瘤突出于宫腔, 可以改变 宫腔的形状, 有时整个肌瘤突出于子 宫中。 此类肌瘤约占总数的10%, 虽不如肌壁 间肌瘤常见, 但临床症状常常较为明显, 由于肌瘤的牵拉和肌瘤蒂的血液供应不足, 可使子 宫轻度内翻及瘤表面出血坏死, 生长其它部位的子宫肌瘤开始 时常无症状, 而黏膜下肌瘤 即使体积很小可能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 主要是 由于肌瘤损伤子宫内膜血管, 影响其 修复, 引起活动性出 血。 [0004]中医治疗子宫肌瘤, 主要使用活血化瘀和软坚散结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现有的用 于治疗子 宫肌瘤的药物有很多, 这些药物的成分较多, 抓取困难, 价格高, 患者难以接受; 而 且, 味道苦涩, 难以下咽, 很多患者中途放弃治疗; 另外, 这些药物的针对性差, 治疗时间长, 效果有限, 容 易复发。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药物及 其制备方法, 旨在解决现 有技术中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的配伍不合理使其价格高、 味道苦涩和针对性差从而导致其 治疗时间长、 效果有限及容 易复发的问题。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15177686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5:27:2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